件、土壤供肥性能、施用肥料种类等因素, 根据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科学合理施肥,减量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增施钙镁磷肥、硅钙肥、钾肥等碱性肥料和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肥、腐殖酸水溶肥,以及硅、钙、钾、锌、铁、硫、硼等叶面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或目标产量施肥法,做到基肥深施,分蘖肥适施,穗肥巧施,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肥配施。
(五) 土壤改良
(1) 培肥土壤。针对稻田镉污染的程度,结合当地水稻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通过合理轮作或休耕,种植紫云英、苕子、草木樨、箭舌豌豆等绿肥作物深耕翻埋入土,或利用冬作油菜秸秆、小麦秸秆适量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
(2)增加耕层。根据稻田土壤类型和耕作层的深浅,在秋/ 春整地时采取机械翻耕、深耕,将表层土壤翻埋到底层,增加耕层厚度至20cm 以上。稻田耕作层较浅时,采取逐年加深耕层,减少对犁底层的破坏。
(3)污染修复。针对不同控制区土壤污染程度,因地制宜采取农艺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以及工程的单项或综合性污染修复治理措施。采取的土壤修复技术措施应不存在二次污染、复合污染或潜在污染,低成本、易操作、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且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镉含量及其生物活性,消减或修复土壤镉污染,降低稻米产品镉积累。
(六) 种植调整
由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富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同类植物不同品种对镉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可针对不同污染风险控制区的土壤污染程度和当地生产条件、种植习惯,因地制宜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在镉污染高风险区,或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后稻米镉含量仍不能满足控镉要求的区域,可采取合理轮作或休耕,优先选择种植适宜的低镉积累水稻品种,替代种植玉米、高粱、低镉积累的蔬果类作物或棉花、麻类、花卉、种苗等非食用性作物。研究表明,粳稻对镉的吸收能力远小于籼稻。近年来,农业部推进粳稻南移的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在黄淮流域稻区实施“籼改粳” 和长江流域稻区实施“早籼晚粳”,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南方地区稻米镉超标问题。
要彻底解决我国南方地区稻米镉超标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除了需要长期的稻田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污染治理,还应从品种选育、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等农艺措施和收储加工等环节入手,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控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区域的稻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