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控制技术应用要求
Ⅰ类控制区:稻米产品镉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且土壤重金属安全状况属于“无风险” 等级。此类水稻种植区以绿色生产为目的,侧重于生态安全的技术应用,严格控制通过灌溉水、大气以及肥料等农用投入品所带来的镉污染潜在风险。
Ⅱ类控制区:稻米产品镉含量虽不超过国家标准,但土壤重金属安全状况属于“中度风险” 或“低风险” 等级;或者是稻米产品镉含量介于国家标准和CAC 标准的限量值之间,土壤重金属安全状况属于“中度风险”、“低风险” 或“无风险” 等级。此类水稻种植区以达标生产为目的 ,侧重于稻米产品镉含量达标,选用低镉积累水稻品种,采取土壤调理、水肥优化、土壤改良等农艺技术措施,控制因灌溉水、大气、肥料、秸秆等输入性镉污染对稻米产品造成的超标风险。
Ⅲ类控制区:稻米产品镉含量低于CAC 标准限量,但土壤重金属安全状况属于“高风险”等级;或者稻米产品镉含量不低于CAC 标准限量。此类水稻种植区以管控生产为目的,侧重于土壤修复改良和作物种植调整,采取合理轮作、休耕和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替代种植低镉积累或非食用性作物,管控因产地污染对稻米产品造成的安全风险。
三、稻米镉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 动态监控、分区施策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按照“分类控制、分区施策” 的总体思路,通过对稻米产品和产地土壤的镉含量开展动态监测,利用监测结果确定需采取镉控制技术的应用区域及其污染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并持续评价技术措施对稻米镉的控制效果和对产区土壤的影响。
(二) 因地制宜、综合防控
以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分类的特定条件,采取以“污染源头控制、稻田土壤调理、选用适宜品种、优化水肥管理” 为主,“土壤修复改良、作物种植调整” 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不同污染风险区稻米产品和产地土壤的镉含量。
(三) 经济有效、生态环保
以保障生产效益和维护农田生态为目标,本着“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要求,并按照“田间试验验证、示范应用推广、持续跟踪评价” 的技术路线,优先采用农艺的、物理的和生物的控制技术,合理采用土壤修复改良和种植结构调整的控制技术,谨慎采用化学的和工程的修复治理措施。采用控镉新技术和新产品之前,必须开展风险评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和造成土壤中镉的持续累积。